据
看台海6月11日消息,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又一住院病人今天(11日)宣告死亡,成第6例中毒死亡个案。据台媒报道,经台北市卫生部门证实,宝林中毒案重症患者共7位,目前死亡人数6名,1人出院。
此前报道:
据央视新闻,3月28日晚,台湾卫生福利部门召开记者会,介绍台北市“宝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事件调查进展,称经过对第一例死亡案例的尸体解剖分析,确认采检到有毒物质“米酵菌酸”成分。
台北市相关部门调查后表示,3月17日至25日,“宝林茶室”共有91笔消费记录。
据介绍,“米酵菌酸”由发酵的谷物、椰子及食用菌等受污染后产生,毒性强烈,无色无味,且在高温下稳定,主要影响肝脏、脑、肾等重要器官,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
米酵菌酸是什么?
米酵菌酸,很多人听起来有些陌生,但米酵菌酸毒素食物中毒事件早有发生:
年10月,黑龙江鸡东县一家9口人因食用自制“酸汤子”引发中毒,最终9人全部死亡,罪魁祸首就是米酵菌酸毒素。
年7月28日,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地区也发生了一起食用河粉(粿条)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11人中毒,1人死亡,也是米酵菌酸毒素。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一种毒素。这种毒素有多厉害?任何日常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黑龙江卫健委在年发布的《酵米面食物中毒预防提醒》中提到,米酵菌酸耐热性强,经煮沸和高压不被破坏,因此不论制成何种食品、采用何种日常烹调方法都不能破坏其毒性。
也就意味着,平时普通加热烹调,对它没有什么用。而食用它导致的中毒,目前没有特效的解毒药!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曾在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