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网评在追忆苦难中深植灾患意识

北京市中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4年,时光荏苒,但岁月始终不曾冲刷掉我们对苦难的回忆;14年,家园重建,但许许多多亲历者的灾难创伤或仍未完全弥合;14年,山河无恙,但回想起当初数万名骨肉同胞被掩埋在废墟下的悲怆,我们至今哽咽。

今天是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4周年祭,同时也是第14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这个特别的节日,追忆是我们最为朴素与自然的心理。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在那场巨大灾难中,近7万人丧生、1.8万人失踪以及37万余人受伤的人间悲剧;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一名父亲经过10小时挖掘,救出自己的女儿后那种失而复得、劫后余生的欣喜;我们当然不会忘记,那张废墟之下母亲紧紧把孩子护在身下的照片,所传递出的母子真情;我们更不会忘记,15名解放军伞降队员从米高空“惊天一跳”,毅然奔赴灾区的勇敢决绝。

纪念,是为了不忘记过去;纪念,也是为了更加珍惜当下。天灾无情,常常也是难以预料的。但人之为人的意义,便是具备有高度的主观能动性,以前事为镜,积累经验,呼吁国民重视防灾减灾,提升全民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进而减少今后灾害再发生时的生命财产损失,这或许就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的初衷之所在。

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减轻灾害风险,守护美好家园”。早在2月份,国家减灾委办公室便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好全国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创新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机制,突出重点对象、突出极端灾害性天气防范,依托各类场馆、开发科普教材、发挥媒体矩阵作用,深入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

大量事实表明,防灾减灾的意识不强,自救互救知识缺乏是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全社会面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全民自我防护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尤其,青少年群体处于人生的“拔节育穗”期,心智稍显稚嫩,各种相关的自我防护意识与能力也比较缺乏。针对该群体,应该推动各类相关的科普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这恰恰是筑牢全民防灾减灾意识防线的基础。

值得欣慰的是,当前全社会对于青少年防灾减灾教育的图景正愈发清晰明确。比如,今年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全国多地气象部门便积极开展各类宣传科普活动,共同提升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黑龙江省鸡东县气象局组织科普志愿者去到当地小学,开展“趣味游戏精彩互动气象科普进校园”活动;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气象局,邀请了诸多“小小气象员”聆听气象灾害防御科普讲座,体验VR暴雨交互,深入了解气象科学;重庆市云阳县气象局举办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暨气象防灾减灾宣传亲子活动,通过“你比我猜”“拍手游戏”等气象亲子游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气象科普和防灾减灾知识……一次次趣味活动,一场场沉浸式体验,一次次宣传讲座,旨在从小强化青少年的灾患意识,帮助其提升未来面对灾害的应急避险能力。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素来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素养。苦难固然沉重,但至少它能够教会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道理。今天是“5.12”,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追忆过去,哀思逝去的骨肉同胞,同时,也鉴往思今,厚植灾患意识,守护好当下的每一寸家园。(许洪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