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专访长沙县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王

语文课上,王向春喜欢提问,学习氛围热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李杰摄

王向春

长沙县第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35年。曾获“柏乐尊师奖学金”“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长沙县感动星沙魅力教师”等荣誉称号。三十多年教学生涯中,担任班主任工作26年,学校德育主任8年,高三年级组长12年,在26年的班主任工作中,15年连续担任高三班主任,带过20届高三毕业班。

◎星沙时报记者李杰

在长沙县二中,说起老师王向春,几乎无人不晓。35年,他从满头青发到两鬓斑白,所有的青春毫无保留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57岁的王向春精神矍铄,授课风趣幽默,声如洪钟。他打趣道:“坐在后排的学生想打瞌睡,结果被我的声音震得睡意全无!”

他爱生如子,是“麦田里的守望者”,当班主任26年,看着一批又一批“麦苗”开花结果。

曾经,班上一个同学家住大山深处,父母离异,母亲重病,家庭条件困难,正值高三关键时期,该生有辍学的想法。王向春知道情况后,马上向学校领导反映情况,组织师生捐款,他还拿出每月工资的一半捐助该生。最终,该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考上理想大学。

年8月,毕业于长沙基础大学(现为长沙大学)中文系的王向春来到二中工作,共事的8位新老师,如今先后离开二中,各奔东西。曾有多次机会进城区高中任教,但他都婉拒了。“我喜欢二中,喜欢这里的学生,在这里工作也很开心。”在办公室,他望着窗外课间玩耍的学生,笑得很灿烂,眼睛眯成缝。

本报记者:35年前,您为什么会选择在二中任教呢?当时在二中有哪些经历?

王向春:我出身贫寒,父母早逝,多亏了党和政府及父老乡亲的养育,才走到今天。知识对农村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需要好的老师做引路人。我的成长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个好老师。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是我回报家乡的最好方式。更重要的一点,我被二中的文化、教育的情怀深深感染,立志用责任与担当不断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发奋努力,自强不息。

从年9月我毕业分配到长沙县二中至今,已从教35年。我一直扎根在边远山区的学校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战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三十多年教学生涯中,我担任德育主任8年,年级组长15年,班主任工作26年,连续送过15届以上高三毕业班。

本报记者:您曾有多次去城区学校发展的机会,为什么会放弃?

王向春:长沙县二中位于北山镇高仓村,东临白沙河,汉家山,西靠长沙县第一高峰明月山,北接影珠山,故有“汉家明月影珠山,半作屏风半作鬟”的诗句。这里虽然山清水秀,但交通极不方便,条件异常艰苦。学生毕业了一届又一届,老师调走了一批又一批。一般老师最多坚持3至5年,坚持10年以上的寥寥无几,但我三十几年如一日,一直坚守。

35年乡村教学生涯,我曾获“柏乐尊师奖学金”“湖南省优秀乡村教师”“长沙县感动星沙魅力教师”等荣誉称号,也曾有多次机会调往城区,但我都果断放弃了。从进二中的那一天起,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睛便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需要我。

本报记者:高中班主任的工作比较繁重,而在您的从教生涯中,担任班主任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您为什么这样做?期间,有没有让您特别难忘的事情?

王向春:人都是有惰性的,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更需要守候和陪伴,才会更加专心学习。因此,3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样做:学生在哪,我的身影就在哪。作为班主任,我几乎每天坚持“衡水中学”学生的作息制度,“早中晚”三餐饭后的25分钟内来到教室,守望着学生,表扬早到刻苦的同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负责学生管理的老师中,我不一定是起床最早的那几个,但几乎是最后休息的一个。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劳累过度,身体出现了问题,年我患上了肾结石,年得了胃溃疡,住院仅几天,一直带病教学,绝不耽误学生一节课。

我性格内向,平时言语不多,但做班主任以来,跟学生交流很多。每天跟学生说话,聊生活和学习的事情,让我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每接一个班,担任班主任,我总是和学生一起树立目标,要将自己所带的班级打造成“长沙县二中第一班”。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学生总是进步很快。

有件事,让我特别难忘。年中秋放假期间,一学生在校内打球发生意外,造成腿部受伤严重,当时其家长在外打工,我便和其他老师一起医院。晚上7点,我又将该生转医院,家长知道后非常感激。第二天凌晨3点,我再从浏阳赶回家过中秋节。

若干年前的一个双休日,我在校外某集镇上,看到几个社会青年围住一个穿校服的学生在推搡,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冲上去阻止,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学生,我自己脸上留下了伤痕,眼镜也摔碎在地上。该同学后来在同学聚会上常提及此事,感谢王老师保护了他。

我还经常从自己微薄工资中支出一小部分来资助贫困学生;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自费为学生买笔记本,作为写作素材本;学生生病,医院或回家。工作之余,经常采用电话联系、家庭走访、家庭联系等方式和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学生家长都很喜欢我。

本报记者:这30年,长沙县高中教育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于未来高中教育发展,您有怎样的憧憬?

王向春:30多年来,学校发生了一系列喜人的变化:环境变得更优美,校园布局更合理;办学条件更先进,全面普及新信息技术教学;伙食质量提高,学生吃得更开心;家教联系更紧密,家长满意度更高;师资力量进一步增强,待遇得到改善,老师幸福感更强;学生素质普遍提高,得到全面发展,高考升学率也提高。

我希望未来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培育一流的高中学生,打造一流的星沙教育。

您心中的星沙精神是什么?

我心中的星沙精神是以大爱情怀为基础、以大德风范为中坚、以大智风采为核心。大爱情怀包含热爱祖国的崇高情怀、热爱教育的炽热情怀和关爱学生的慈爱情感;大德风范包括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生命大德;大智风采包含渊博的知识积淀、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以及高超的教育教学方法等。

——王向春

一沙一世界,一星一希望;聚沙成塔,星光灿烂。祝长沙县教育越来越辉煌!

——王向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