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闭幕后,鸡东县迅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精心谋划未来发展,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到年底,鸡东县建成农业强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左右,产量在15亿斤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省上游水平。到年,实现更高水平农业现代化。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县域内农村基本生活要件与城镇大体相当,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效,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到年,全面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为实现上述目标,鸡东县将实施优质粮食生产工程,稳定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确保水稻、玉米、大豆的播种面积稳定在40万亩、90万亩、10万亩,推广先进农业新技术,挖掘单产潜力,确保粮食作物产量稳定在15亿斤以上,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合理区划粮食生产优势区。建立以穆棱河沿岸、凤凰湖流域为水稻优势区,南北公路两侧玉米优势区,南北山区大豆优势区,优势区粮食作物实现优质专品种生产、专品种销售。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农作物品种区域布局,推动品种选优,品质提升,模式化栽培,标准化生产。全县农作物优质化率达到%。实施现代畜牧业发展工程。发展以生猪产业为重点的“两牛一猪一禽”产业,到年,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46.8万头、3.12万头、6.89万只、.03万羽,年均分别增长6%、4.5%、4.1%、5.0%。畜牧业产值实现23.65亿元,年均增长6.1%。建设优质生猪生产加工基地。以三德牧业为龙头,建立生猪繁育、生产、加工、销售体系,组建规模化养殖单元,实现屠宰、深加工、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依托三德牧业,开展“企业+农户”代养模式试点,降低养殖风险,带动中小养殖户专业化生产。实施农产品加工升级工程。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补足短板,把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成鸡东县的支柱产业。重点打造玉米、水稻、紫苏、肉类4个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中药材、蔬菜、小杂粮、山野菜4个特色产业。加快建成国投能源(鸡东)公司30万吨燃料乙醇加工、珍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紫苏油、紫苏肽系列产品、鸡东县菜园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菜篮子”工程智能蔬菜育苗工厂项目。到年,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5%以上,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5家。
鸡东县还将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工程,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绿色发展工程等多项工程以及多项计划,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新目标、新任务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感觉到肩上压力的同时,也增添了努力干事的动力,鸡东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冯志玉表示,鸡东县农业农村局将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为将鸡东县打造成为“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城乡全面融合”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强县贡献力量。
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令鸡东县的涉农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鸡东县三德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等为一体的企业,年生产饲料12万吨,年出栏生猪35万头,是全国养猪示范基地。技术总监黄强说:“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在养殖上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以‘两牛一猪一禽’为重点的畜牧业,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发展的信心,三德牧业作为全市畜牧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将继续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为全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黑龙江珍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位龙强说,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提出,要紧盯“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为我们企业发展增强了信心。作为黑龙江省首例生产植物低聚肽的企业,该食品经营许可证在鸡东县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已顺利通过省厅审批。我们益生元项目计划于年投资建设,完成从一粒紫苏籽到紫苏油,到紫苏蛋白、紫苏低聚肽,再到益生元的全产业链条,实现吃干榨净、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
记者王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