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年
他从一名完小的班主任
成为乡校总辅导员
再成为一所完小的校长
二十一年
一步一个脚印
他凭着一股对班主任工作的执着和热爱
在这块美丽的乡村校园里
洒下了二十一年的心血和汗水
勤勉工作
作表率
教学工作
学生为先
身为教师,他始终坚信“身教重于言教”,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记得在余雪明所带过的班里,曾有过这样一位似乎囊括着许多“难教因素”的学生,他的个性张扬,肆无忌惮,把任课老师气得火冒三丈上学,似乎已成了他的业余消遣。正是这份“爱生如子”的信念带给他无穷的力量。于是便有了那一个个为他补课,把他请至办公室中,促膝谈心,真情交流……在课余时间,可以看见他坐在教室后面指导学生写数学作业
他身为校长,但是一直从教毕业班,并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始终把班级工作做好,起模范带头!在教学成绩上也有较大突破:学年数学及格率全县第一,学年数学成绩进步明显!
学校工作
任劳在前
身为校长,学校有事,他始终第一个上前为大家排忧解难。树上的枝丫繁茂了,他爬上树去修剪枝丫;积雪掩埋了道路,他拿起扫把积极扫雪......
作为一名教师,更作为一名校长他要求自己必须倾尽全力,努力工作。
教研工作
青蓝结对
因学校地处偏远地区,教师流动性很大,新教师往往“求教无门”,余雪明提出“青蓝工程”,让学校的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互相促进、互相提高。余校说:“青蓝结对仪式是成长的平台,希望指导教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期星火传承,同时希望青年教师做到三心和三勤:爱心、用心、有心、口勤、手勤、心勤,期盼师徒双方教学相长,更期盼青年教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关爱学生
显真情
萤火虫计划
在行动
教育需要爱心,孩子渴望关爱。他以宽广的胸怀,去接纳每一位学生,以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滋润着每个孩子的心田。他常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爱心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对学生倾满爱心,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班级中85%是留守儿童,20%是单亲家庭,他们在家的教育都是隔代教育,爷爷奶奶对孩子生活上的关心,满足孩子们的生活要求,都是溺爱教育为主。但是对学习上的要求比较松,孩子的学习全交给学校的老师,因此,很多学生不仅基础差,而且学习比较散漫。于是,他就利用课余时间,经常与学生聊天,不定期进行家访,把学校的表现及时与家长们沟通家校共同努力,共同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视频通话
心连心
在教学的过程,还非常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大部分孩子,长期与父母分开,缺少家的温馨,针对这种现象,他经常开展视频通话,让孩子们可以看见父母与之交流,增进他们与父母的感情。在爱的基础上,他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开展理想前途教育,做了大量的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特殊节日
送关怀
积极创新
求进取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他积极开展多种形式阅读教学。在每天的大课间抽出几分钟进行古诗教学,通过全体语文教师努力,学校提早完成了《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的学习。今年学校在余校的领导下,又开展小古文学习,让孩子可以增加语言储备,提高作文布局谋篇的能力,还能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热爱上阅读。
不懈追求
创实绩
在工作中,通过他的精心组织和不懈努力,指导学校集体及学生获得了较多的荣誉和成绩:年评为县优秀辅导员、年评为第七届育才奖、年评为县优秀辅导员,评为开化县“十佳重视支持少先队工作好校长”,年获星星火炬奖、年获省优秀辅导员、年荣获县模范班主任、年荣获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在他的带领下,在全体队员们的努力,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多次获奖:学校年获县优秀少年林科院、获县雏鹰红旗中队、年获县红旗大队、年10月获省红旗大队、获县雏鹰红旗大队、年03月少先队工作创新奖《乡村少年林科院》、月10月获开化县优秀雏鹰红旗大队、年获雏鹰中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20年风雨沧桑,他依然心性不变。他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著自我的理想,守望著那个甜美的梦,谱写著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推送单位:大溪边乡建国希望小学
编辑:余晶
审核:余雪明
点赞、转发,是对开化教育最好的鼓励!
弘扬“开化精神”
提升教育质量
本版权归开化教育局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