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一家庭聚餐8人亡,这些常识要注意

哪专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50205/4573596.html

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聚餐,9人食用了自制的“酸汤子”后引发中毒,目前,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的消息,初步定性为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那什么是米酵菌酸毒素?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一起来了解。

“酸汤子”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的一种粗面条,据媒体报道,黑龙江中毒事件中,这一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了一年,警方排除了人为投毒可能。根据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的消息,初步定性为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而在此之前,医院的化验结果显示,食物中的黄曲霉素严重超标。

(图片来自网络)

黄曲霉也好,米酵菌酸也好,都是毒性非常强,而且用普通方法无法降解和去除,这两种都是自然界食物当中常见的,引起的后果也都是非常严重,所以都是值得我们平时注意的。——医院急诊科主任郭舜奇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米酵菌酸毒素。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椰毒假单胞菌最易繁殖,尤其是在谷类发酵制品,如发酵玉米面、醋凉粉、湿米粉等,以及变质银耳、木耳和薯类制品这三类食品中,容易被环境中的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如果储存不当,会出现细菌繁殖,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导致食物中毒。

(图片来自网络)

米酵菌酸毒素在高温高湿的时候更容易发生,而且普通去煮又煮不掉,要勤换水,多泡水洗掉,霉变的、变质的,千万要扔掉,主要是勤换水,保证水是新鲜的,特别是这个过程要注意卫生。——医院急诊科主任郭舜奇

而黄曲霉素则更让人闻之色变。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卫组织就把黄曲霉素列为“一类致癌物”。日常生活中,发霉变质的花生、瓜子等坚果和大米,最容易存在黄曲霉素污染隐患。

(图片来自网络)

大多数是在米面制品里面,土壤里面也有,很多有机物有机质也会产生黄曲霉,黄曲霉素一旦产生,很难去除,从外观、口感肯定有异常,另外就是坚果,坚果也相当容易发生,一旦有变质,一定要扔掉。——医院急诊科主任郭舜奇

医生指出,黄曲霉素耐高温,普通的清洗、熟煮、烫开水,都难以消除其危害,所以,大家务必多注意。

黄曲霉假如要降解,温度要达到度,普通煮是无法去除的,最可靠的就是不要吃变质的坚果、米面制品、大米等,都要注意。一些放久了,你看不出变质,比如大米,很多是已经储存了一定的时间,还是要淘米、洗米,洗米要求要洗3到4次,油要加热,花生油或其他食用油,也会产生,虽然非常微量,吃下去会致癌,所以就要加热,注意不要吃生油。——医院急诊科主任郭舜奇

微评:我们提倡节俭,这是好事,但节俭不能建立在危害健康的基础上,如果发现东西已经变质,应该果断丢弃,毕竟安全第一。

来源:sttv今日视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