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城市名称千奇百怪,既有以地理山河为名的,如华阴市、衡阳市、渭南市;也有取自名胜古迹的,如黄山市、武夷山市、张家界市;还有纪念历史名人的,如吴忠市、中山市、秦皇岛市等。
自古以来,龙与凤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常用来命名城市,如凤城、凤翔,龙游、龙海等。
不仅如此,我国还有些城市名包含“鸡”字,这在城市命名中较为罕见。全国范围内,有四个地方的名称中带有“鸡”,包括两个市和两个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分别在哪里?
陕西宝鸡
宝鸡位于陕西省西端,毗邻甘肃的天水、平凉,是一座地级市。全市辖4区8县,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万。
这里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始祖炎帝的出生地,也是周、秦两朝的重要发源地,享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宝鸡的历史名字众多,如陈仓、雍州、西虢、西岐、西府等,每一个名称都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感。宝鸡的名字始于唐代,由于城东南的陈仓有个鸡峰山,山上的石鸡能发出鸣叫声,因此得名。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正逢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至四川,而太子李亨在灵州登基,挂帅讨伐叛军。
相传当大军行经陈仓时,听到鸡峰山石鸡的鸣叫,声音可传十余里。此祥瑞之声后,唐军连连得胜,叛军则节节败退,最终瓦解。肃宗因此将陈仓更名为宝鸡,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宝鸡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还拥有诸如法门寺、炎帝陵、九成宫、大唐秦王陵、姜太公钓鱼台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历史景点。
宝鸡也是我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及铁路东西大动脉上的重要交通枢纽,是陕西省的第二大城市,如今已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及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副中心城市。
黑龙江鸡西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南两侧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全市下辖6区3县市,总面积达平方公里,人口约万。
这里自古肃慎人便生息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渔猎文明——新开流文化。秦时属辽东郡管辖,汉时则归玄菟郡管辖。到了唐代,此地与中原地区正式有了交往,渤海国设立东平府于此。
鸡西的名字源于鸡冠山,因市区位于该山以西而得名。鸡冠山是当地的著名山峰,承载着悠久的地域文化,成为鸡西人民引以为傲的地标。
鸡西曾是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和石墨生产地,因煤炭和石墨资源丰富而兴盛。鸡西的煤炭储量非常巨大,石墨储量近5亿吨,居亚洲第一,曾获“中国石墨之都”等称号,是黑龙江省唯一被授予此类名城称号的城市。
虽然现在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困境,但鸡西曾为国家做出过巨大贡献。
此外,鸡西还是一座美食之城,以当地的东北特色美食而闻名,如鸡西大冷面、拌菜、烤串、烤肉、刀削面、烤冷面等都深受当地人喜爱。
黑龙江鸡东
有鸡西自然也有鸡东,它位于鸡冠山东侧,是个县,隶属鸡西市管辖。全县面积平方公里,下辖8镇3乡,人口约26万。
鸡东县年建县,因行政区域在鸡冠山东侧而得名,距离鸡西市区16公里,南部与俄罗斯接壤,中俄陆地边界线长达公里。
鸡东县资源丰富,有“聚宝盆”的美誉,地下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34亿吨,是黑龙江省煤炭储量最大、产量最高的县,也是全国1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
其南北山区全为森林覆盖,森林覆盖率达42.6%,盛产人参、黄芪、党参、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药材,还有木耳、蘑菇、核桃、榛子、蕨菜、松茸等各种东北野山珍。
两山之间是10万亩草原,分布着3个牧场,每到夏季,草原风光壮美,呈现出“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肥”的景象。
河北鸡泽
最后一个带“鸡”字的城市是河北的鸡泽县,属于邯郸市管辖,总面积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
鸡泽县虽不甚出名,但却是华北平原众多小县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鸡泽之名最早见于《春秋经》,当时属晋国。原是个自然沼泽地,因地势低洼,古时有许多湖泊沼泽,鱼虾草虫丰富,因而居民多养鸡鸭,因此得名。
鸡泽是春秋时期“鸡泽同盟”的发生地,毛遂的故里。公元前年6月,晋悼公在这里召集中原各国诸侯举行同盟大会,晋国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鸡泽由此名扬中原。今天鸡泽县旧城营村北仍存有“晋侯盟台”的遗迹。
从汉至隋,此地称广平县,从隋朝开始正式称鸡泽县,已有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
中国历史深厚,每一个城市的名字都像是一张独特的名片,每个地名都蕴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意义,是我们先人对当地风土人情和生活百态的高度概括与提炼,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