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13日,最新消息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目前尚有一人未脱离危险。10月5日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兴农镇某社区发生了一起群居食物中毒事件。该社区居民王某及其亲属9人在家中聚餐,其间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物中毒。据悉该酸汤子食材已在冰箱冷冻一年,目前中毒元凶已经浮现,是米酵菌酸而非此前大家猜测的黄曲霉素。
鸡西酸汤子中毒已致8人死亡米酵菌酸别名酵米面黄杆菌毒素,常见于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是引起此类食品中毒的主要元凶。日常见到的玉米面制品以及银耳中毒多是由该毒素导致。常见污染食物:
谷类制品(如湿河粉、米粉、发酵玉米面、糯玉米汤圆粉、玉米淀粉、发酵糯小米、吊浆粑、糍粑、醋凉粉等)、变质银耳和木耳、薯类制品(如马铃薯粉条、甘薯面、山芋淀粉等)等食品中。值得注意的是米酵菌酸耐高温,一般烹调方法并不能破坏其毒性,所以以上食品变质后,即便是高温加热也不能分解毒素毒性。
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严禁用浸泡、霉变的玉米制作食品。家庭制备发酵谷类食品时要勤换水,保持卫生,要保证食物无异味产生,最好的预防措施是不制作、不食用酵米面。家庭泡发木耳或银耳,泡发时间不宜太长,且一次不宜泡发太多,泡发好的木耳或银耳最好当餐食用完。泡发后未食用完的食物要放在冷藏环境储存,且尽量在1天内食用完。不要食用自采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木耳。
中毒自救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12小时,少数长达1-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必须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医院救治,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