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疫情防控不松懈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责任,切实做好复学复课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各校全面复学复课,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关于加强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紧急提醒如下:
压实主体责任
各校要坚决落实省市县有关疫情防控工作文件要求,全面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职责。要抓紧抓实抓细新形势下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保持防控思想不放松,防控标准不降低,强化24小时学校领导班子带班值守制度。主要领导、分管责任人和相关部门要切实提高防控业务能力,成为学校防疫的行家里手。
完善防控预案
结合疫情防控情况查漏补缺,结合学校实际,做好复盘总结,不断完善疫情防控预案。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全流程、全环节、全闭环的责任分工、责任人和工作要求,按照“非必要不举办、能线上不线下”的原则,严格活动管理和环境管理,必须举办的活动控制规模、提前做好防控预案并报备。坚持防疫优先,提倡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严格落实走读学生“点对点”闭环管理,建议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含网约车等)。
严格校门管控
严把校门关,守住关键卡口和重点环节,落实“人、物、环境”同查、同防和多病共防等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校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校;教职工、学生进出校门要坚持师生同策,非必要不出县,尽量减少跨设区市流动。严格物品管理,科学精准做好进校物品(快递、邮件及其他进校物品)管理,做到逢物必消。加强源头控制,原则上不采购进口货物、进口冷链食品,非必要不使用,非必要不进校。
加强预警监测
继续加强教职工、学生每日健康监测,严格实行“晨午晚检”“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强化核酸抽测制度,各级各类学校在复学一个月内,原则上按每周一、周三、周五各1次,每次不低于5%的比例开展抽测工作。从县外低风险地区返开的教职工、学生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入校,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开的教职工、学生按防控要求落实落地管控。
精准人员管控
全面摸排教职工、学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人健康状况、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接触史及健康码状况,按规定做好涉疫相关情况的排摸,落实相关人员管控。校园内学生用餐、周末离校和周日返校做到错峰错时,教室不串班、寝室不串门。加强疫苗接种,落实教职工加强针应接尽接,重点人员应接必接。
严格常态化防控
教职工、学生在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室内场所,要落实全程佩戴口罩。坚持勤洗手、不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提高教职工、学生疫情防控意识,强化家校联动,形成疫情防控合力。进一步加强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食堂、浴室、体育馆、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通风换气与消毒,配齐配足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校园环境。校园内建筑(施工)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
落实应急处置
一旦发现相关病例,学校要迅速转入应急处置模式,迅速激活指挥体系,按照应急预案的处置流程,及时、高效、有序组织开展人员管控、感染者和密接转运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要加强各项工作的统筹协调,避免出现混乱场面。
突出人文关怀
对因涉疫不能正常返岗返学的教职工、学生要加强人文关怀,对暂不能正常返校学生开展线上课堂同步教学,同时制定“一人一档”“一生一策”“一师一生”“一日一访”方案,给予特别关心